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5
0
佛心分享-IT 人自學之術

如何營運一間公司系列 第 5

戰略發展要考量的因素

  • 分享至 

  • xImage
  •  

總體戰略(overall strategy),在企業經營與國家發展中,扮演著指引發展方向、整合資源與規劃長期藍圖的核心角色。近年來,隨著科技、全球化、社會結構的不斷演變,總體戰略不僅限國家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多方交錯影響,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經營上,當這些因素都考量進來時,現代戰略格局更加複雜且多元。

總體戰略的特點在於其「全局性」與「長期性」,它超越單一戰役或短期目標,專注於整體方向與資源分配。現代總體戰略已超越單一經濟層面,進一步納入政治、科技、認知、人才與國際形勢。例如在中美科技戰中,「總體戰(Total Strategy)」意味競爭不再僅限於貿易,而蔓延至政治、社會、網路與認知層面。這種趨勢也強調了跨界整合與敏捷調整的重要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戰略的制定與執行是達成目標的核心。總體戰略不僅僅是設定一個遠大的目標,而是將資源、環境、內外部因素整合,透過系統化的戰術執行,實現長期願景。在商管領域已經有非常多的工具協助經營者或是管理人員去思考不同面向的內容,例如五力分析,SWOT 分析等等的,已經有非常多專業的文章以及經理人已活用也有成功案例,故這篇要討論的內容不會著重在這些工具的運用。

上篇文章提到總體戰略的發展通常包含以下三個核心階段:

  1. 整合:盤點內外部資源,分析環境與競爭態勢。
  2. 想像:基於整合的資訊,構想未來的可能性與方向。
  3. 創新:設計創新的戰術組合,以實現戰略目標。

如何從資源與能力評估中制定有效的長期戰略

了解自己所擁有的優點以及資源,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有多少錢、多少專業人士願意一起合作,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制度,擁有什麼樣態的客戶,都是可以馬上知道的資訊。
在戰略的世界裡面,需要考量非常多的面向,包含地理、歷史、思想、組織、經濟、技術。那在文章中我想要分成兩個部分討論,我的想法是把地理歷史跟思想這 三個結合成文化的概念。那為什麼特別講文化這一塊的原因在於現在是一個通訊很發達的時代,其實跟外國人溝通、甚至跟外國人合作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受到技術發達所影響,我們如果要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就必須了解對方這些文化以及他們的價值觀等等的。

所有的國家都在地球上,但是它的位置卻有所不同,不同的結果導致有不同的優勢、劣勢、而造就了不同的想法。
以台灣跟美國為例,台灣四面環海,旁邊有著中國威脅台灣的自主性。因此人民對於旁邊的鄰居就會有高度的戒備。然而美國在整個歷史過程中,他雖也算是四面環海,北方有加拿大,南方是墨西哥,可是任一國家要進攻的成本非常大,因此美國人對外在的威脅,相對的不像台灣那樣的敏感。

接著是歷史,人們承載的歷史的知識而成長,而歷史所學到教訓,就會轉換成對於價值觀的影響。而歷史就是一個發生的結果,被歷史學家同整出一系列的結果。雖然歷史只是參考,可是我們卻可以透過歷史的知識來增加一些判斷的基礎、事實上什麼發生的,來進行風險防範的制定,以及歷史也是用來作為辯護的一個選項。了解外國同事的歷史,在一些觀點上是有幫助的,及了解對方文化的想法。

而這兩個我覺得就會構成第三個:思想。思想其實對於戰略是有所影響的,我相信許多人都有著歐美人就是沒有比亞洲人勤勞的這樣子錯誤的想法。我遇過天天早上 9 點到半夜 2 點多都還在工作的歐洲人,我也遇過根本無所事事的亞洲人。勤勞的人很勤勞,不想做事的人就不會想要做事,無關乎種族。但是在我們的認知下,我們會認為亞洲人相對的拼命,那這個其實就是一種我們過去因為地理、歷史、或者是一些過去的經驗,所總結出來的價值觀以及想法。而這些想法其實都會影響著接下來公司的組織文化,公司該會發展什麼樣的技術、或者是公司會想要往哪個方向移動?
在台灣開公司經營事業要符合台灣人的胃口以及做事方式。到了日本、美國、歐洲,他們也有自己一套的經營管理理念,以及對市場的解讀。這個是處在不同環境下,所產生的結果。

接著我想談論經濟、組織,以及我們的技術。

經濟:我認為這一塊比較偏向是公司他所擁有的資源以及要怎麼樣加以制定,發展商業,技術都是需要錢,因此經濟是非常的重要。在財力有限的公司裡面,想要透過金錢動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達到績效或是搶佔市場,是不可能的,我們嚮往著很神奇的創業創業故事,像是黃仁勳從口袋中掏出200美元,創造出現在世界第一的AI IC設計公司。其實這些公司之所以能發展成功,絕對是有非常多的因素交互,最後的產生的結果呈現在我們眼前。

一蹴可幾的案例對營運公司不會有太正面的幫助,如同系列文第一篇說明:環境的變動,讓一些經營管理的案例,不見得有用。因此這邊分享正常的公司永續營運,在於有效的資源累積,或者是公司對於財務管理的能力有一定水準。準備好經濟,有足夠的財力,才能建軍備戰,發展技術以及面對風險。

財務管理是一環,接下來是怎麼樣組織出一個有效的公司組織。一個好的體制,在整個公司的發展中是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故事上有很多說著一個英靈的決策者,最後的結果通常是成功的。然而這一個就只是一種故事,一個優秀的組織,其實是在任何的情況下體質都可以保持運作,無論今天領導者是誰。如果你有學習過治安的管理,其實在治安有一環叫做營運持續計畫,好的營運持續計畫甚至考量了,管理層出了非常大的狀況導致無法持續進行業務時,有沒有一個計劃讓公司能持續的運作。組織的方式也會衍生出怎麼樣的政治體制,以及外交相關的一些資訊等等。

最後我們要講的是技術,如果你是技術型的公司,其實技術就是你的公司營運的護城河。我這邊的技術定義是可以用來做產品製造、或者是提供勞務的服務。也就是說技術是一個知識產出的結果,然後可以實際的去運用。有非常多的公司,靠著就是一門獨特的關鍵技術而越來越壯大,特別是這幾年來我們常常看到的新聞,包括台積電有著特殊的人才,進行所謂的路徑發展,從而保持著領先的優勢。而這樣的技術就會是他們營業秘密上最重要的一個內容。這樣的技術就會對公司、來自於全世界都有著關鍵的影響。因此技術也會是公司業務跟營運方面重要的一環。


上一篇
戰略研究與想法
下一篇
Pivot, Pivot and Pivot
系列文
如何營運一間公司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